<legend id="h4sia"></legend><samp id="h4sia"></samp>
<sup id="h4sia"></sup>
<mark id="h4sia"><del id="h4sia"></del></mark>

<p id="h4sia"><td id="h4sia"></td></p><track id="h4sia"></track>

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
  • <input id="h4sia"><address id="h4sia"></address>

    <menuitem id="h4sia"></menuitem>

    1. <blockquote id="h4sia"><rt id="h4sia"></rt></blockquote>
      <wbr id="h4sia">
    2. <meter id="h4sia"></meter>

      <th id="h4sia"><center id="h4sia">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</center></th>
    3. <dl id="h4sia"></dl>
    4. <rp id="h4sia"><option id="h4sia"></option></rp>

        返回首页

        威海“红色小径”成大道

          “为了不被敌机发现,队员们抬着伤员穿梭在山地丛林,硬是用双脚耪出一条路来……”近日,在环翠区张村镇姜家疃村,村民们站在十八里担架道专题展馆浮雕前,神色庄重地聆听解说。

          在他们背后不远处,曾经那条蜿蜒曲折的小径经过整修,已成为连接羊亭镇、环翠楼街道西门外区域的18里“红色大道”。

          “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,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。我们组织村民到展馆重温十八里担架道的红色故事,就是希望大家物质生活越来越好的同时,通过理想信念教育,补足精神之钙。”姜家疃村党支部书记郭建敏说。

          这是一片承载着鱼水情深红色记忆的土地。解放战争时期,里口山群众为救助战斗中受伤的战士,自发组织民兵、青妇队、村民成立担架队,将伤员从威海城里西门外一路抬到姜家疃村附近,再赶往位于羊亭镇区域的救助站,用双脚耪出这条长约18里的生命线。

          近年来,里口山风景区快速发展,姜家疃村也跟着火了起来。老旧的小村摇身一变,盖起民俗一条街,引进了清怡茶园等文旅融合项目,兴起了餐饮、住宿、民俗收藏品交易等消费业态。翻开最新的“账本”,村集体年收入已突破80万元。

          随着村民收入水涨船高,村党支部组织生活会开始出现新的话题——物质条件好了,要不要把十八里担架道的故事讲下去,让理想信念的种子根植更多人心中?

          2020年,这颗种子开始发芽。一年时间,“十八里担架道”红色印迹项目正式竣工,成为集红色展厅、培训基地、研学场所为一体的教育阵地。承载姜家疃村几代人红色记忆的故事,由此得到重现。

          “心里特别骄傲!”开馆不久,村里的老党员姜天平就进去参观了。他说:“我们村不少抬过担架的老人已过世,现在展馆建立起来了,这些光荣事迹和伟大精神就会一直传下去。现在几乎每天都有来展馆学习的党员干部。”

          “仅去年一年,展馆就接待观众9000多人次,不仅让十八里担架道的事迹广泛传播开,更有效带动了里口山‘旅游热’。”展馆讲解员胥佳宁介绍,为吸引广大群众深入了解这段历史,里口山管委正在将红色印迹、文旅项目等资源整合,努力打造集红色教育、生态观光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。

          放眼全市,千里山海自驾旅游公路将全市9成以上旅游资源、6成以上镇街和474处红色印迹等“串珠成链”,全市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5万元,“十八里担架道”“白鹿传说”等故事春风化雨般浸润着人们心田。

         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,“我们不断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,不断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,同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,加强理想信念教育,传承中华文明,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。”这几天,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后,郭建敏对姜家疃村未来发展的思路更清晰了。

          “依托依山傍水的自然禀赋和十八里担架道专题展馆,我们将坚持产业、文化两手抓,积极打造特色民宿、农家乐,大力弘扬红色文化,带动村民走上物质精神‘双丰收’的现代化之路。”郭建敏信心十足。

          ■相关新闻

          “内外兼修”打造20个市级乡村振兴样板片区

          今年,我市将大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、丰富乡村公共文化供给,“内外兼修”打造20个市级乡村振兴样板片区。

         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。我市将以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为目标,持续开展链条升级行动、构建产业载体平台、加强农产品品牌打造,深化中日韩精致农业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,完善二十个优势特色产业的全产业链体系,推动我市知名农产品“走出去”开拓全国市场,努力打造全国精致农业发展先行区。

          我市将纵深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、美丽乡村示范建设和千里山海乡村振兴路建设,力争到明年底,全市省级清洁村庄覆盖率达到40%、市级清洁村庄保持全覆盖。同时,深入开展省级、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工作,持续打造一批精品采摘观光线路、农产品特产店和网红打卡地,进一步提升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。

          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,离不开丰富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。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方面,我市将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公共文化设施网络、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等10方面重点工作,力争到“十四五”末,全市城市书房、乡村书房等新型文化空间总数达到100处,环翠区桥头镇北墩前村红色记忆村史馆等更多乡村博物馆投入使用,建成与精致城市相适应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。(Hi威海客户端记者 初佳伦/文 杨正/图 通讯员 田常力)

        初审编辑:李润杰 姜晖

        责任编辑:王琳

        更多

        山东发布

        时政快递

        mobile38365-365_28365365体育在线投注_菠菜365哪个是真的

        新闻发布

        新闻发言人

        发布会通知